为积极响应国家对于青年助力家乡发展的号召,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家乡非遗文化,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“小红花”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寒假“返家乡”非遗文化研学社会实践活动。志愿者们踏上探索家乡非遗文化的征程,在实践中感受非遗文化魅力,在传承中书写青春担当。
为深入感受黑陶文化的悠久历史,让古老黑陶在新时代重焕生机,2025年12月25日,“小红花”志愿服务队前往龙山文化博物馆开展黑陶研学活动。志愿者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沿着历史的脉络,逐一参观各个展厅,深入了解了黑陶文化的起源、发展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独特风貌。志愿者们对黑陶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知,感受到了黑陶文化的魅力。
为加深对非遗文化梅花拳的认知,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,2025年1月15日,“小红花”志愿服务队在东明县朱口村开展研习梅花拳活动。志愿者们通过参观学习梅花拳历史及礼仪、观赏梅花拳表演、演练梅花拳等活动,沉浸式了解梅花拳的文化内涵,进而感受武术文化的广博与悠久。
为深入了解传统技艺,2025年1月19日,“小红花”志愿服务队来到金砂非遗文化工坊参加非遗文化研学活动。在工坊内,志愿者学会如何挑选合适的材料、如何设计图案以及如何运用工具进行雕刻。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志愿者掌握一门传统技艺,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珍贵。
为传承和弘扬地域特色文化,2025年1月23日,“小红花”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来到临清济美酱园。酱园师傅们向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酱菜制作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变迁,让志愿者了解到酱菜不仅仅是一种美食,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,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是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。
为感知莒县非遗文化魅力,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,2025年1月24日,“小红花”志愿服务队前往莒县阎庄街道过门笺博物馆参观学习。在博物馆内,志愿者们首先参观了精美的过门笺展品,在过门笺非遗传承人的讲解下,深入了解了莒县过门笺的悠久历史、形式题材及制作工艺。通过此次活动,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精细与制作不易,进一步激发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。
为了探究非遗美食背后的文化历史,2025年1月25日,“小红花”志愿服务队来到茌平区参观学习马蹄烧饼制作。志愿者们深入了解马蹄烧饼的历史故事以及传承历程,并亲自体验马蹄烧饼制作过程,通过此次活动,志愿者们不仅学到了制作马蹄烧饼的技巧,品尝到了传统特色美食,还传承弘扬了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,更加明确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。
为进一步了解鼓子秧歌文化,推动非遗鼓子秧歌传承发展,2025年2月1日,“小红花”志愿服务队来到阳信县洋湖乡学习鼓子秧歌,鼓子秧歌传承人为志愿者们详细讲解鼓子秧歌的起源、发展历程、舞蹈特点及文化内涵。志愿者们收获满满,表示将持续开展鼓子秧歌调研,助力非遗文化发展。
在此次“返家乡”非遗文化研学社会实践活动中,“小红花”志愿服务队从好奇探索到深度理解,充分领略到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,更激发了传承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。未来,“小红花”志愿服务队将继续行动,加强家乡非遗文化宣传,在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中,身体力行传递青春力量、展现青年担当,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独特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