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海系|轮机教研室探讨德育进课堂方式方法

       2021年3月30日,轮机教研室教研会议专门研究德育进课堂方法方式。

  随着社会的发展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,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面临着更好的发展机遇、更复杂的国际形势,承担着更重要的历史担当。当代中职生经历了经济全球化、信息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。同时,西方价值观中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步显现。中职学生处于思想素养和价值观念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,因此德育显得十分重要,大家讨论激烈,达成普通共识。

  第一,课堂是具体教学内容的实践平台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,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。作为教学的主体,教师在每门课程的讲授中都要承担起育人的职责,完成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双重使命。各门课程之间需要通力协作,共同推进有效的德育教育。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,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,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。要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,做好课程设计,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,形成知识与价值融合的课程育人模式。

  第二,提高育人意识,丰富教学内容。作为教学主体,教师必须自觉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。要不断挖掘课程的德行教育资源,对现有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,提炼德育相关元素和主题,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,传递更有温度和厚度的知识,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挖掘。船舶机工类课程要挖掘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,重点强化创新意识、科学素养和工匠精神教育。要结合职业道德、执业规范、行业标准,对学生进行价值观、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。

  第三,改进教学方法,提高上课效率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,德育教育要细致深入,避免生硬说教。要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,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,进行精准嵌入,建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组织模式。采用探究式、案例式、体验式教学方法,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、情感共鸣、价值共鸣,开展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。

  第四,有效利用互联网,丰富教学手段。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,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,推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,把课堂延伸到课后。多推出一些小而精的德育视频内容,穿插在专业课的教学之中。

  总之,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,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,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履行的职责。我们不仅要学会传授知识,锻炼学生的技能,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加以合理引导。唯此,全员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,才能把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落到实处;真正做到围绕学生、关爱学生、服务学生,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具备家国情怀、德才兼备、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。

  船舶机工专业课程本来枯燥乏味,通过德育进课堂的方式让课程活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