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家校联系”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,处理好家与学校的关系,会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。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应当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,苏霍姆林斯基曾说“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‘学校-家庭’教育,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”。因此需要加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,使家校合一,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。为此,管理系党支部发起“家校共育,共促成长”活动,要求大家效仿古人“勤”“齐”“书”“话”的理念,做到样样精通。
一是“勤”。加强联系,贵在坚持。孩子的在校表现及时在家长群汇报,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动态。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表扬,不仅表扬孩子,还要表扬家长,拉近彼此的距离,为以后更好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打好基础。
二是“齐”。一个班级,一个大家庭,只有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齐心协力,才能达到共赢的效果。班主任要做好“强力胶”,将班级成员紧紧粘在一起,一“齐”健康成长。
三是“书”。即“写,记录”,班主任老师要用好《班主任工作日志》,勤记录,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,在记录中发现问题,分析问题,最终解决问题。
四是“话”。实话巧说,讲究策略。无论是什么样的家长,都是爱孩子的,班主任只要把握好关爱孩子这个节点,和家长无论有怎样的分歧,最后都能达成理解和共识。除此之外,班主任老师应充分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,了解学生假期情况以及家长需求等。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。孩子是家长的,也是老师的,二者并不矛盾。“家校共育,共促成长”活动,更利于家校相互理解,彼此支持,三剑合一,家校共赢!